“大连设计”重新定义大连服装产业
1998年,15位怀揣梦想的年轻服装设计师,从大连飞赴法国留学,这场公派留学活动,成为了大连服装产业的里程碑式事件。它意味着,一直以服装加工出口为核心的大连服装产业,正在自上而下地关注设计,关注服装品牌的成长。
设计师,被认为是服装产业中最具生命力的存在:他们离时尚最近,他们是感性和理性的“两栖动物”,他们承载着服装业的梦想与艰辛。与大连服博会相伴成长的三十年里,“大连设计”正在以其独特的方式定义大连服装产业。
一个故事
1994年,刚刚考上了鲁迅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的任平,接受了日本文化服装学院的一项特殊的面试,“学费将近百万,你是否能够承担?”“学成后你有什么打算?”态度谦和的院长助理把这两个问题抛给任平。“我19岁就进入服装行业,做优秀的服装设计师是我憧憬了十几年的梦想,不管有多难,想尽一切办法借钱,我也要去学习。而学成之后,我一定会回到中国。”任平用日语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让任平没有想到的是,一段时间之后,她不仅成为这次大连市政府唯一派往日本文化服装学院学习的设计师,同时,日方还解决了她所有的学费及工具费用。原来,任平对学习服装设计的执着和坚定回国服务的想法打动了日方。在日本期间,任平接受了大量国际最前沿的服装设计理念。回国之后,她创立了大连丰艺实业有限公司,大连乃至中国的服装舞台上,有了一个叫做“任平服饰”的高级女装品牌。
一群人
就在任平刚刚创立自己的服装品牌不久,一场关于设计的革命正在大连服装产业中涌动。1998年,大连国际服博会已经进入第十个年头。大连市政府果断决策,将15位大连设计师公派到法国巴黎学习一年。韩力、姜有田、周红、刘丽丽、戚春晓、方志远、马翊桥等一批已经在国内服装设计界崭露头角的大连本土设计师,借助这个难得的机会走出国门,到世界时尚之都学习高级时装的理念和技术。这是中国服装业第一次以城市为主体,团体越洋海外取经学技。而作为服装名城,大连的魄力,在当时曾经刺激了众多城市的神经。此后,多个城市纷纷效仿,将设计师送出国门。因此,很多业内人士认为,大连主导了中国第一批设计师外派潮流。应该说,多年来,大连服博会平台上与国际服装产业的不断交流碰撞,是让大连有意识走出这关键一步的重要原因。
如今,当年赴法留学的那些年轻设计师们,都已经成为中国服装产业中响当当的人物。韩力曾是中国香港“华鑫”和中国第一牛仔品牌“威鹏”的总设计师,也为“雅鹿”、“利郎”等知名品牌服务过,后来创立了自己的设计师品牌;周红创立的思凡品牌,如今已经成为中国高级女装市场上最为影响力的品牌之一;马翊桥协助大连本土婚纱品牌一生一纱完成了品牌风格的打造,如今也正在打造自己的设计师品牌……
“大连设计”的成长
“大连的服装产业起源于多年前的出口加工,这种类型的企业对于设计环节往往极为轻视,”大连服装业一位资深人士向记者表示,同时,大连服装此前多年缺少品牌的局面,致使大量的设计人才外流。近年来,随着大连服装产业品牌建设的加强,多位设计师回流故土,如韩力、姜有田等著名服装设计师的工作室,都已经较成规模,而随着大杨创世、富哥等品牌的不断强大,目前更多的设计人才也正在成为大连服装产业的中坚力量。
与此同时记者也了解到,通过不断与国际服装产业相关领域的交流合作,“大连设计”也正在重新定义大连服装产业。比如,大连本土婚纱品牌一生一纱,在强化自身设计力量的同时,还在整合国际设计师资源,一方面邀请海外优秀设计师为其设计产品系列,另一方面,他们还帮助海外设计拓展销售渠道,最大限度地将国内外设计资源为我所用,目前已经在全球有400多家店面,甚至在国际婚纱之都西班牙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