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把“河南美”穿上身?服装设计师马艳丽、汴绣工艺师程芳支招
顶端新闻记者张丛博 孙轶
“顶流”说河南,“顶端”连出彩。
上一期顶端连线的话题是“河南文化出圈如何成常态?”登上微博同城热搜榜第2位,引发网友热议。
本期顶端连线将继续这个话题,并将话题进一步聚焦到人们日常生活,也就是衣食住行的“衣”,围绕关注“怎么把‘河南美’穿上身?”分别连线全国人大代表、开封汴绣研究所工艺师程芳与河南老乡、著名服装设计师马艳丽。
3月6日上午,著名服装设计师、Maryma高级定制品牌创始人兼艺术总监马艳丽,在顶端新闻客户端上提问:“如果用河南元素设计服饰,你会推荐我选哪些?”
网友纷纷推荐洛阳牡丹、开封菊花、甲骨文、青铜器饕餮纹、巩义石窟寺飞天等河南文化元素。
马艳丽一直关心家乡的发展,去年11月,她曾携60多名中外模特回到家乡周口,为家乡人民奉献了一场高定时装大秀,当时有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叫“把家乡秀给全世界”。
在接受顶端专访时,马艳丽说,河南有很多有厚重历史底蕴的地方,相信只要走进河南,就会发现有太多的元素可以用,会带来很多惊喜。她还喊话设计师们:“多走进河南,用独特的眼光来去看去找寻属于你的设计灵感。”
从古至今,历代服饰均与刺绣息息相关,对于河南人来说,很容易想到开封汴绣。汴绣也称“宋绣”,因产生于北宋的都城汴京而得名,汴绣长于绣制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等传统题材,同时也精于摹绣名画。
那么,汴绣能否与时尚服装设计更好地结合?
全国人大代表、开封汴绣研究所工艺师程芳,如今已经从事汴绣工艺传承28年,平时也通过“非遗进校园”等活动传播汴绣文化。
今年两会,程芳带来了关于“振兴中国传统工艺项目”的建议。她建议,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宣传扩大中国传统工艺的影响力,通过开发游戏小程序等方式,使传统工艺项目与现代文化巧妙地融合,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
在程芳看来,传统工艺发展需要融入年轻人的思维,老话说“三年一个代沟”,年轻人的审美意识在不断改变,传统工艺是否能振兴,关键在市场营销,营销要想做得好,要多方面吸收年轻人的创意想法,只有这样才能走得远。
对于汴绣未来的创新发展,程芳认为,应该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是继续做好收藏级别工艺品,另一方面也要多尝试亲民化文创产品,让汴绣更好地走进大众生活。如今,汴绣也已经应用于现代汉服、家装的设计制作中。